2022.07新竹五峰~獵人學校、清泉泡腳

2022.7.12-14

當我知道這個行程時,是有心動的,因為有獵人學校的體驗!不過由於是團體行程,我最後還是決定不參加,畢竟我自由慣了......

不過,沒想到後來同事邀約同行!感謝同事的邀約,才得以讓我體驗這麼多豐富、有趣的活動!(儘管很累~每天都沒睡飽,也吃得很累![一直被餵食~])

參訪和產出智慧財產辛苦的部分就不提了,著重在好玩的行程記錄囉!

(完全沒有工廠製品的大型烤肉架)
(盯著它看,很療癒~相信冬天更是!)

第一天中午用完餐就先造訪在五峰國小附近的"十八兒鳥居步道","十八兒"是泰雅族語的音譯,原指五指山的五座山峰(也是五峰鄉的命名由來),日治時期是通往"十八兒祠"神社的參道。不過,現在只剩下鳥居和參道,神社只剩下縮小的模型了~

(左上:鳥居有一邊的手斷了)
(右上:加辣的客家水粄,超好吃!)
(下:五峰國小內的縮小版十八兒神社)

(一直知道構樹的果實好吃)
(步道上很多成熟但還沒掉下來的)
(我終於如願以償了!)

下午的第一站是矮靈祭會場,我以為能參加矮靈祭,出發後才知矮靈祭兩年一小祭,十年一大祭,而且是在十一月左右舉辦。所以,就只能看看會場而已~

到會場時,有專人解說矮靈祭。矮靈祭是賽夏族的活動,它不是歡樂慶典,而是神聖的儀式,所以儀式上的歌曲只有祭典前後的一個月可以傳唱,也因此,很難傳承。所以賽夏族的語言也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瀕危語言,因為原住民的語言很多時候是靠歌曲的傳唱傳承下去,但是兩年才能在特定的地點唱兩個月,16首曲子,光學,就差不多了,怎會記得住呢?

賽夏族分北賽夏和南賽夏,五峰鄉是屬於北賽夏,而南庄是屬於南賽夏,南北賽夏在一些文化細節上會有一些不同,但大同小異。臀鈴就是賽夏族的特色之一。而賽夏族的氏族分工,也令我驚訝!從古至今,13個姓氏,分別做不同的事務,尤其像矮靈祭這種大型的慶典,更是傾全族之力的合力完成呢!當然,矮靈祭由來的傳說也讓我更加深印象了。

(左上:北賽夏的矮靈祭會場)
(左下:竹屋,天氣超熱,這裡超涼!)
(右:我覺得這個光影很療癒~)

認識完賽夏族矮靈祭的會場之後,我們就前往"張學良故居",光看名稱,以為就去看一個建築物。沒想到那個區域叫"清泉溫泉區"!可看可玩的可多了!除了張學良故居以外,還有三毛的家、美麗的吊橋好幾座、免費泡腳池,重點是,霞喀羅古道也可以從這裡前往耶!真是好山好水好性價啊!

(吊橋、青山、流水、藍天、白雲)

(張學良故居)

(泡腳囉!溫度有點高~冬天應該會很棒!)

(時間不夠,只走了一座吊橋~)

(霞喀羅古道由此去~)

(三毛故居)
(時間不夠,不能坐下喝咖啡~)

晚上前往一間有特色的"風城之月"用餐,入住新竹福華飯店。很少住飯店的我,活像是個劉姥姥,驚呼聲不斷!原來,五星級飯店是這麼高級的啊!只可惜,時間光睡覺都不夠了,無法前去享受飯店的各項設施囉!

(很有特色的餐廳,不過餐點的量有點少......)

(好高級的房間呢!)

行程的第二天早餐過後(五星級飯店的早餐,真不是蓋的!)就前往石生部落及獵人學校,這天主要就是認識新竹的另一個原住民族"泰雅族"。剛到時,就有熱情的歌舞歡迎著遊覽車進場。下車後,首先就是讓大家套上泰雅族的服飾,接著就是帶大家在大太陽下跳舞(頗虐心的),跳舞的過程中,介紹泰雅族的舞蹈特色,如:男生吹口簧琴對女生示愛,女生就摀住耳朵表示聽不到😝(哦!不是,是女生手在耳朵旁邊揮動表示好好聽~)還有,兩方互相勾腳跳舞表示情投意合......等。

(超豐盛早餐)

(換裝完畢!)


(我們換完裝,當地小農也到了!)

(跳舞,太陽直射,好熱!)

跳完舞後,就到有遮蔭的戶外教室做月桃葉小米粽和竹筒小米飯。由於材料都是現成的,所以做起來完全沒有難度,做好後,做好記號,就又到了戶外。園區老師跟大家介紹泰雅族的紋面,並說明泰雅族、太魯閣族、賽德克族都有紋面的傳統,所以以前這三個族群在九族時代,都被歸類在泰雅族。紋面完,園區老師請大家喝小米酒,好喝!不過昨天領隊請喝的媽媽自製小米酒,更好喝!(剛好領隊家就在我們上課會經過的附近,便請我們喝!)

(有個獵人頭,看到了嗎?)

(回答問題,可得到隆重紋面的資格~)

(我的就是簡單紋)

紋完面,原以為午餐是我們做的竹筒飯和月桃葉粽,沒想到,午餐是自助吃到飽!也太豐盛了吧!菜色每一道都很厲害!忍不住多吃了一些!那個豬皮涼拌,最令我驚豔,完全沒有豬腥味,不告訴我,我還以為是海哲皮那類的食物呢!

(上:馬告雞肉、下:豬皮涼拌)

午餐吃完,就步行前往旁邊的獵人學校,其實也就是同一批園區老師帶領。路上跟我們介紹姑婆芋和山芋的不同,以及姑婆芋和大花蔓陀螺的外傷藥用功能。到了獵人學校,主要是做兩個活動,一個是獵物陷阱的介紹,一個是射箭!完成後,就又回到園區,老師教我們用苧麻繩編織飲料提袋。因為編織也是泰雅族的一個特色。最後,我們做的竹筒飯和月桃粽才出場,而且是伴隨著烤肉活動出場!呃...這是吃哪一餐啊?

(園區老師認真的介紹)

(射箭,可惜一人只能射2箭)

(做提袋囉!現做現用!)

(竹片上串了五花肉和大香菇,準備下爐!)

(竹片插在香蕉的莖幹上,烤~)
(竹筒飯和小米粽此時出現了!)

(吃完小米粽和竹筒飯)
(香菇和肉也烤好了!)

(開吃!)

(綠色尺蠖)

行程在吃~吃~吃~中結束,然後要前往餐廳吃飯!😵😖😰 總之,晚餐過後,徹底飽和!但,晚上的研討會,又來點心......OH!MY GOD!於是,我就一路撐到隔天早上,儘管當天晚上忙到快十二點才睡覺......

行程的最後一天回家前,前往竹東車站旁的"WAH幾散"(原住民市集),主要是去做口簧琴,也學習吹,不過做著做著,手也就被挫刀戳了洞,吹了半天,也還沒吹出聲音......還需要多練習囉!^^"

這次的行程讓我清楚的知道五峰鄉的地理位置,也認識了賽夏族和泰雅族,覺得收穫很多!也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行程,最重要的是,感謝同事的邀約!以後有機會,我要自己去五峰鄉走一趟不趕時間、不累的悠閒行程!


留言